FateGPT 系統的流月判定,並不是根據國曆月份來推演,而是看節氣交接點的月柱。計算流月時,每到一個節(如立春、驚蟄、清明等),就切換到下一個月柱。例如:
- 立春 → 寅月
- 驚蟄 → 卯月
- 清明 → 辰月
- 立夏 → 巳月
- 芒種 → 午月
- 小暑 → 未月
- 立秋 → 申月
- 白露 → 酉月
- 寒露 → 戌月
- 立冬 → 亥月
- 大雪 → 子月
- 小寒 → 丑月
接著回到立春(寅月)循環。
在報告裡的「流月運勢」分析中,就是採用此節氣月柱作為月份邊界。
在同一國曆月份內,系統會先判斷是否有節氣交接,以及以是否「已過交接時刻」,再進行月柱的判定。
例如:2024 年 2 月 4 日是立春,則:
- 2/1~2/3 屬前一個月柱(丑月)。
- 2/4 立春之後,切入寅月。
- 傳入國曆年月日(含時間)。
- 取得該月的節交接時刻(以系統設定的時區計算)。
- 若觀測時間 ≥ 交接時刻 → 使用本節對應的月柱;否則使用上一節的月柱。
- 月柱確定後,再結合干支推演(年干配月支取月干),供後續流月條文與權重計算。
- 時區:以系統或指定地點時區計算節氣時刻;跨時區可能提前或延後到達。
- 小時精度:交接當日需帶入精確時間(時、分),避免誤判。
- 月初幾日仍屬上月柱:屬正常現象,因節氣多在每月上旬切換。
- 各月標籤對應上段對照表;如「正月」=寅月(自當年立春起算)。
- 每一月的事件窗口、用神用事與風險提示,均以該月柱為主體推導;不以國曆 1~31 日的整月區塊為邊界。
- 月內若遇節氣交接,報告中的「本月下旬/次月上旬」描述,已內建以交接點為分界的語意處理。
- 「看節不看曆,立春起寅,每逢一節進一支。」
- 「交接已過換新月柱,未過仍屬上月柱。」
若不要太講究,也可以用整個國曆月份來看就好,簡單方便,比如國曆 2025 年 8 月(農曆甲申月)。
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古人智慧博大精深,也有不同的解讀與傳承智慧。筆者才疏學淺,敬請指正。